
城市交通发展的优化模型与政策研究
(张媛 吕慧洁 谢莉娟 同济大学数学系理科班)
摘要:本文就公交财政补贴、限制私家车发展、公交轨交分担率三个城市交通发展的优化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在补贴、扩路、收费、征税等政策背景和博弈理论、成本理论等经济学背景下,以上海市道路交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相关模型刻画了现有上海市交通状况的数学关系和政策目标的量化实现条件,并据此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交通;补贴;边际成本;分担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 the optimized mathematical models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ubsidies, private cars restrictions as well as the share rate between bus and track.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ata of the city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we consider several policies including subsidies, road expanding, charging and tax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game theory and cost theory, and give the concrete quantitative relations of transportation in Shanghai. From the quantitative conditions of policy aims expressed, recommendations are listed for efficient policy making.
Keywor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ubsidies, marginal cost, share rate
1. 背景
交通出行需求的激增伴随着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交通系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限制私家车发展”“新增道路建设”等理念成为这些大都市应对交通压力的共同选择,在此背景下,“公交补贴”、“免费公交”、“单双号”、“摇号”“修路”等措施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缺乏全面、量化的考虑,许多具体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负面的社会效应,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行秩序;还有一些需要财政的大规模投入,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难以保证政策的持久性实施。因此如何统筹城市交通发展,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并提高出行质量,迫切需要就财政补贴与公交效率、道路新建与私家车发展、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分担等问题给出模型的刻画与量化的讨论,为制定实施科学可行的政策法案提供有力支持。
2. 问题与假设
2.1问题重述
考虑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费用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但如果完全放弃收费可能会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崩溃,如广州亚运会前发生的情况。选择以上海市的交通运营发展情况为例,根据相关实际数据,刻画上述关系,并给出分析建议报告
2.2问题假设
我们将此问题的讨论拆分成3个分析决策层面,以此出发分别给出假设,并在该假设的基础上讨论相关数量关系并给出改进方案。
2.2.1孤立整体公交系统层面
在此层面上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等)做为一个整体考虑,并且孤立于其他交通选择方式。即作此假设:选择公共交通的人群固定,每月有最低出行次数,且其不会选择其他出行方式代替公共交通满足其出行意愿;公交系统的票价并不受到其他其他竞争方式的干扰。从而得到了一个满足孤立系统中经济学理论讨论前提条件的系统。
2.2.2公共交通资源开放层面
在此层面上,假设交通系统中由公共交通系统和小轿车两部分构成,而不存在其他因素,公共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轨交和地面公交)和小轿车在共享新增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上的同时存在着对新增资源的争夺。假设人们在上述出行选择考虑上仅秉承价值规律选择(包括量化的时间成本等因素),而忽略了人们主观意愿的随机性。
2.2.3 轨交与公交二元层面
在此层面上的讨论都是基于上述求得的整体最优状况,即固定补贴额度和客运总量讨论轨交和公交的分担比。假设在两者相互影响的讨论中,不存在小轿车、路面占有率等第三方对其的影响,且其最优分担率的讨论和实现仅与人们的基于一个固定数量规律所作出的选择意愿有关,而忽略个体主观意愿的随机性。
2.3 模型符号说明
——居民出行效用函数
Z——每月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次数
Zmax——每月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次数上限
M——居民每月总支出
J——居民每月支出中除乘坐公共交通外的费用
P0——每人次的公共交通成本 P——每人次的公共交通政府补贴 XB,XC——公交资源效用最大时地面公交,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
YB,YC——公交资源效用最大时地面公交,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
XC——实际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 1
Y——小汽车的平均每月成本中政府可调控总费用
tB,tR——居民利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一次出行的时耗
PR,PB——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的客流分担率
CR,CB——利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行广义费用
3. 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3.1孤立公交系统的价格需求博弈模型。
在孤立公交系统层面上,基于假设2.2.1,我们给出如下重述
1) 选择公交出行的乘客人群固定,其将公交作为出行的唯一选择,且其每月至少乘公交出
行的次数为Z0。
2) 在这个人群中其出行意愿、次数与公交价格相互作用,且整个过程中票价的高低不受到
除乘客和公交公司外的第三方影响,最终可以使得体系中人均月乘公交次数和票价达到一个相互制衡的稳定状态。
基于上述假设体系中公交票价和乘客需求就符合一类经典的价格需求博弈模型,首先我们不考虑财政补贴票价,仅从供需出发作出如下讨论
设此模型中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M,公交票价为P博弈模型中的效用函数为,0,
其大小只与人均月乘车次数Z和月支出中除乘坐公共交通支出外的费用J相关,而且有满足: [1]
(Z,J)(ZZ0)J
其中,0,1
居民预算的约束函数为 MZP0J
根据K—T条件,有:
0J P00Z
记
,由上述最优化问题解得居民每月乘坐公共交通随票价变化规律满足为:
ZM
P0(1)Z0
进而计算出企业收入为:
ZP0M(1)Z0P0
3.1.1引入票价补贴情况下的修正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引入政府按次补贴,即设政府直接为每人次乘客进行财政补贴,即直接对票价额度进行补贴P,则 P0P,为上述人群实际支付票价,那么该模型可直接修正为
ZM(1)Z0 ① P0P
此时,企业总收入为:
ZP0MP0(1)Z0P0 P0P
政府补贴总数:
SZPMP
P0P(1)Z0P
居民乘车支出
Z(P0P)M(1)Z0(P0P)
下面我们根据2010年上海官方公布的实际原始数据,确定上述模型参数如下(见表一,数据来自上海统计年鉴2010)
表一 上海居民相关数据
我们首先对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做一致化整体处理,且下面的讨论始终将公共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讨论票价和人均月出行次数的关系。
根据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的载客量作为权重计算出整个公交系统的平均票价(补贴后)为
P0PQ1Q2r1+r2=2.8元, Q1Q2Q1Q2
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在上述平均票价下的人均月出行次数为
ZQ1Q23040次 C
Z的值代入①式内,解得参数 将P0P、
=0.0488。
由表中财政公交补贴每月总投入和居民月出行总次数可得到,平均每人次的公交交通补贴额为:
P8850.688元 Q1Q2
故认为公交系统的原始票价为P00.6882.83.488元。
由上述变量值带入①可绘制出如下曲线:
图一
由上述曲线可知,当政府补贴P趋近于3.5元时,可以观察得到人均每月出行次数Z趋于无穷大,即当票价趋近于免费时,会造成客流量的井喷进而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崩溃,类似于广州亚运会时出现的状况。
但若考虑实际情况下,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允许载客量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随需求无限增长,同时在整个社会出行意愿增加情况下造成的堵塞拥挤等不舒适状况必然反过来作用于人群的出行意愿,阻止出行次数的增长,于是我们认为客流量随补贴增加的过程中趋于一个上限Zmax,并据此修正上述模型,构造阻止增长模型。
3.1.2阻滞增长修正模型
由式①得
dZM 2dP(P0P)
Z)Z,和人Zmax因为Z存在上限,所以我们在等式右边增长速度中引入阻滞增长项(1
均月出行次数上限Zmax,得到:
dZMZ(1)Z, 2dP(P0P)Zmax
根据上海交通运行状况分析,我们令Zmax60次,
由原始模型曲线经过点(0.688,40),我们以此点作为修正过程中的不动点带入上述修正模型,解得:
Z=Zmax
1+8.80951012e-rM
p0-p ②
用matlab绘制曲线(如下图)
图二
由图中看出,当补贴额度很小时(
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系统满足社会流动性需求和保证出行环境舒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此我们引入此平衡问题中的效益函数。
令 Z ,表示平均单位补贴对人均出行次数的贡献, 将②式代入中,得到关P
于P的函数关系,并绘制如下曲线:
图三
由上图中看出,当政府补贴很小时,效益趋于正无穷,但此时人均每月出行次数很小,显然公交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所以考虑P0.2时的图像特性知,在P的增加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值。关于P求导得
z PdrMrM2max2(1d+)PP12PP(1d)(P0P)2,其中,d8.809510e0
绘制的导数随P关系曲线:
图四
解得导数的零点为0.8086,对应效用函数的最大点处有:max(0.8086)66.54
此时,Z=53.8.83次,P=0.8086元
说明,当每人次政府补贴达到0.8086元时,公交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保证了环境的舒适度。在前面的计算中发现,现在的政府补贴为0.688元/人次,所以现有状况下,公交资源还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政府补贴还有较大的上调空间。
3.1.3地面公交和轨交的补贴分配方案
下面我们根据前述得到的对整个公共交通系统讨论的补贴方案,具体到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的每种出行方式乃至每种票价上来,细化补贴额度和补贴方案。
分配原则1:根据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各自的交通成本比例进行两个系统补贴分配,其中:
交通成本=补贴后票价客流量+政府补贴
根据当前上海市的地面公交和地铁票价,我们认为不考虑换乘地面公交的当前补贴后地面公交票价可直接认为是2元;轨道交通系统的票价取各种票价的按次数分布的中位数为4元。
根据表一相关补贴和客流量的数据,假设当前日均公交补贴中,地面公交补贴为x(万元),则轨道交通补贴为885-x(万元),则相关补贴和成本可分别表示为(见表二):
表二 公交补贴
一个公正的财政补贴分配方案是根据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成本比例分配补贴额度,据此列出比例关系式:
x2770x
885x4516885x
解得:
x377
885x508
说明:在讨论中我们将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分别当做两个整体,政府对地面公交的日均补贴得到为377万元,对轨道交通的日均补贴为508万元。将x=377带入上表中相关补贴和成本数据,并除以对应的日均客流量,得到作为地面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分别整体讨论中的平均每人次的成本、补贴、现有票价对照表(表三):
表三 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价格表
3.1.4 按实际票价种类的补贴分配方案
上述讨论中无论是成本还是平均票价都是将地面公交和轨交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讨论的补贴方案,而实际生活中成本和补贴的分配都应考虑不同里程数不同票价具体的分配数量,
据此我们讨论按现有票价种类分类的补贴分配方案 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成本比为:
2770x
0.745
4516885x
770
假设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客流量比固定,即为1.5
516
根据地面公交和轨交的上述成本、客流分配比例,我们考虑在公交整体的票价处于3.1.2孤立公交系统阻滞修正补贴方案中最优点处的补贴额度讨论实际公交系统的具体补贴分配方案。 已知:
公交总补贴=每人次平均补贴×客流量
根据3.1.2已求出:当人均月出行次数Z=53.8038,每人次补贴额为P=0.8086时,整个公交系统的利用率和舒适度达到最优平衡状态。 考虑上海市选择公交出行的固定乘客人数C=960.66万人 此时,政府对公交系统的日总补贴为:
日总补贴=
平均补贴(人次)乘客数量每月乘客平均出行次数PCZ
30天30
0.8086960.6653.8038
=1393.14万元
30
根据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成本比为0.745,将公交系统的日总补贴按比例分配,得到
地面公交补贴为 594.78万元 轨道交通补贴为 798.36万元 地面公交日均客流量Q11033.74万人
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Q2689.16万人
表四 修正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价格表
由于上海地面公交以次数收费,轨道交通以里程收费,故轨道交通的政府补贴方式应与地面公交不同,故对上述关于轨道交通的补贴分配进行修正:
轨道交通补贴原则:补贴额度与里程成正比
首先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各里程的出行人数分布:
由随机理论的观点可知,市民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是一个随机变量,设为X,对于
[2]
已出行了s距离的人在以后的s距离内终止的概率应当与已出行的距离呈正比,即为
sso(s),为常数。此概率记为:
P(sXssXs)sso(s) ③
等式的左边为条件概率,进一步换算
PsXssXs
P(Xs)
P(sXss)F(ss)F(s) sso(s)
P(Xs)1F(s)P(sXssXs)
F(ss)F(s)sso(s)
[1F(s)]
s0所以 ④ ss
s[1F(s)]
F(s)lim
求解线性微分方程,代入初始条件F(0)0,得出行距离的密度函数:
f(s)se
s2
2
由上海轨道交通票价标准,0s56,当s56时,f(s)0,现在取=0.005,
则f(s)0.005se
0.005s2
2
0.005s2
2
F(s)1
e
图五
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的出行距离在10—20公里间的概率较大,即在票价在3—5元的概率较大,与实际情况相符。
由概率累积函数得到上海市居民各个出行距离区间的人数比例(见表五,数据来自上海交通信息网):
表五 上海市民出行距离
按照补贴与乘客乘坐轨道交通距离成正比的原则,可以设补贴的比例系数为k,即对现在票价为3,4,„„,8元的补贴分别为6k,16k,„„,56k,,则
0.08616k0.386616k0.342826k0.145336k0.034246k0.004656k1.16解得:k0.051
达到最大效用对轨道交通成本价的补贴如表六:
为
表六 修正上海轨交补贴
假定政府的现有轨道交通的补贴是与里程数成正比的,设为k1,现有的轨道交通补贴为0.98元/人次,与上述同理可列:
0.08616k10.386616k10.342826k10.145336k10.034246k10.004656k10.98解得:k10.0432
表七 轨交价格综合表
3.2.1公共交通占有率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流动性的增强,必然要求上述公共系统最大承载量所决定Zmax
的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公交系统进行扩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运力,满足出行需要,但由于道路属于公共资源,其通行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刺激小轿车(在此包括私家车、公车等)拥有量的增加,进一步挤占公共交通资源,削弱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交通运力的作用,阻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实施,这就需要讨论公共交通和小轿车的社会边际成本和个人边际成本。
现有的小轿车数量激增用经济学上的价值规律解释可以理解为,尽管现有的小轿车绝对
出行成本高于选择公共交通系统的绝对出行成本,但相比其个人担负的出行成本,其占有的社会资源和相应的社会成本是远远高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换句话说,就是相比小轿车享受的社会成本的付出,其个人支付的成本远远小于他应付出的成本,从这个角度说,相对公共交通小轿车是个类似“性价比”更为优越点出行方式,必然造成了其数量井喷式增长。那么若要在扩路提高运力的同时,避免新增运力被新增小轿车大量挤占,就需要“质价对等”、“权利义务相一致”,即对于个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相关比例满足:
地面公交的个人边际成本XB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XC
= ⑤
地面公交的社会边际成本YB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YC
于是我们考虑在“权利义务对等”下,通过公交的个人边际成本,公交与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之比两个数值求出小汽车应承担的个人边际成本。
表八 地面公交参数
表九 小汽车参数
那么每公里公交出行个人边际成本为:
XB=
平均票价1.91
=0.24元/公里/人
平均每人每次乘坐距离7.93
也就是说,公交资源利用效用最大时,平均每人乘坐公交车一公里的个人花费为0.24元。
在公交和小汽车社会边际成本之比的计算方面,由于单位面积道路修建使用成本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两者的社会边际成本的绝对数值均成正比,从而对两者的社会边际成本之比没有直接影响。类似的,我们可以忽略其余与两者均成之比的因素,从而下述YB、Yc的测算可以不受其绝对数值的制约,大大简化了测算步骤。下面,我们引入道路人均占有面积作为测算指标,考虑到平均每辆公交车的占地面积约为小汽车的三倍,测算社会边际成本的比例如下,其中k为某一常数:
公交总数平均每辆每日出车次数公交平均线路长度平均每辆公交车占地面积与小汽车的比例
最优时平均每辆公交车的载客量
19000826.0333
=k474842k
25
YB=k
又有
YC=k
小汽车车辆总数平均每日每辆车出行距离
最优时平均每辆载客量
71000030
=k8520000k
2.5
将XB、
YB
代入⑤式,根据相关解得: Yc
XC4.31元/公里/人
于是,在权利义务等价下小汽车与公交车的个人边际成本应该达到的比例为:
XC3.59
18 XB0.2
也就是说,在行驶相同距离的情况下,小汽车个人成本是公交车个人成本的18倍。而
现实情况中,在上海市养车的成本约为2300元/月(油费、通行费、停车费等)。根据资料得,小汽车的日均行驶路程为30公里,按每月30天来计算,每辆小汽车的月均行驶路程为900公里。可以求得实际上海市小汽车行驶一公里的个人边际成本XC1
实际小汽车个人边际成本XC(元/公里/人)1
每月花费小汽车购买价格
+
月均行驶路程年均行驶路程汽车寿命最优载客量2300150000=+3.25元/公里9009001282.5=
根据XC1=3.25
表十 当前小汽车每月各项花销
根据表格中统计的数据,若要将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提高到效用最高时的成本,可以考虑对燃油费和通行费进行调整,以下我们给出三个方案:
方案一 只调高燃油费
政府通过只调高燃油费,将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从3.25元/公里调高到4.31元/公里,则每月燃油费增加925元,即增加79.5%的油费。目前上海油价为7.84元/升,提价后的建议油价为14.07元/升。上述油价的提升在短期内还无法立刻达到,但如今国际油价波动明显,随着像汽油这样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短缺,油价的大幅度攀升是有可能的,说明了从长期来看,提升油价79.5%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达到的。
方案二 只调高通行费
政府通过调高通行费将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从3.25元/公里调高到4.31元/公里,则每月通行费增加925元,即增加12.3倍。这个结果显然是不理想的,过大的提升通行费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给社会带来不和谐。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方案三 按比例调高燃油费、通行费以及车辆购买阶段的成本。
根据统计燃油费、通行费、部分购车成本(增值税、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牌照费、验车费、培训费)如下(见表十一)
表十一 政府可调控的小汽车日常费用和购车成本
在每月车辆使用成本中,政府可以调控的费用Y为
Y=燃油费+通行费+牌照费+购置税+其它税
40000100002000
=1200+75+1816.7元/月
812
其中,上式中的牌照费、购置税、其它税是指将购买小汽车时的这三样费用平摊到将来使用中的每月里。
政府应平均每月增加车辆成本925元,即上调可调控的日常费用和购车成本的比例为
=
925
100%50.9%
1816.7
说明了政府可以通过各上调50%的燃油费、通行费、购置税、牌照费、其它税来防止小汽车对路面资源占有率的上升,从而保证公交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希望提高公共交通相对于居民出行的分担率,可以继续上调小汽车的各项成本。
3.3.1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最优分担率的讨论
在财政补贴与非公交系统的讨论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将公共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讨论。事实上,在不同的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分担率下,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率与舒适度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各类交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还要从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因素出发,讨论其对公交和轨交分担率的影响并给出改进建议
实际上,居民在选择出行交通方式时,出行时耗,出行费用,舒适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都会成为影响其出行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出行时耗和出行费用是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下面我们考虑用数学方法刻画上述两因素对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
出行时耗的讨论:
1) 居民利用地面公交一次出行的平均时耗tB
DB/2tB间LDB/2tB++ ⑥
v步2vB
表十二:公交出行相关参数
假设 公交平均站间距DB500m
步行速度v步=5km/h
公交发车时间间隔tB间10min;
地面公交车速 35km/h
vB25km/h。
2)对于居民利用轨道交通一次出行的时耗tR
DR/2tR间LDR/2
tR++ ⑦
v步2vR
表十三 轨交出行相关数据
假设 地铁平均站间距DR1500m
发车间隔tR间4min;
轨道交通速度 50km/hvB40km/h。
根据式⑥和⑦,绘制出不同出行距离下的总出行时间曲线图,如下(图六)
图六
从图中看出,轨交的主要优势在长距离出行上,对于距离小于2km的出行中没有特别的优势。
图中四条曲线围成一个四边形,显然这个四边形所包含的范围就是轨交与地面交通的主
要交叉客源区间,也就是出行距离在2km—7km的乘客,而这又是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客源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从这种客源上的交叉,会使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分担率成为随影响因素变化的函数。因此我们选用推广后的Logit模型刻画这种分担关系该关系。
在Logit模型中,效用函数Ui的讨论非常复杂,于是我们借用上述思想,考虑用量化的广义费用函数代替效用函数来推广Logit模型。
根据城市居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考虑的各个因素,建立如下的广义费用函数。 [3]
CiXi0
式中 C——出行的广义费用,元;
Xi0——影响因素i的经济价值,元;
i——影响因素i的权重系数;
i——影响因素,取值为1或2;1表示为出行时耗、2表示出行费用。
具体到此问题中,地面公交和轨交的广义费用函数CB,CR为
DR)2 DCB1C0TB2pB0(LB)2CR1C0TR2pR0(L
其中
TR,TB——分别表示利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出行的出行时耗,分钟;
pR0,pB0——分别表示利用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出行的票价,元/公里;
DR,DB——分别表示利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出行量两端出行距离,公里;
C——单位时间的经济价值,元; 0
L——一次出行的出行距离,公里;
1,2——权重系数;
考虑Logit模型的思想,由广义费用函数取代效用函数可定义两者的分担率有:
e(CR)1PR(CR)(CB)ee1e(CBCR)
⑨ (CB)e1PB(CB)(CR)ee1e(CRCB)
式中
PR,PB——分别表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客流分担率,显然有:0PR,PB1,PRPB1的关系;
——系数,可以通过实际调查拟合确定。
由3.2.1中提供的现有轨交和地面交通分担率为:PR33%,PB67%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影响因素中的相应数据如下取值:
L10;DR1.5;DB0.5;pR04;pB02
C0.5;TR60;TB60;120.50
计算得当今交通系统中轨交和地面公交的广义费用满足CRCB8.75,进一步带入分担率函数,得到0.081,代入式⑨,得
PR1
1e(CBCR)1e0.081(CBCR)
⑩ 11PB=(CRCB)1e1e0.081(CRCB)
据此我们可以绘制如下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分担率PR,PB随广义费用CRCB变化的规律曲线如图七: =1
图七
根据上海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方向,随着地面公共交通资源日益饱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分担比例,成为必然的政策导向选择。
现有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分担率为PR33%,PB67%,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在其运力达到轨道交通总运力:地面公交总运力=4:6 的情况下,我们考虑对CRCB的影响因素的调整,将两者的运力分担率从33%:67%调整为:
轨道交通分担率:地面公交分担率=PR:PB=4:6。
此时由PR40%,PB60%,带入式⑩求得CRCB5.005。下面分别就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两个因素讨论调整方案。
建议方案:对出行费用,即票价和公交车速的调整。根据我们在模型3.1的讨论中得到的整个公交系统最优补平均贴不变,讨论公交系统和轨交系统为达到目标分担率各应享有的实际补贴额度及对应的实付票价。我们给出如下一种调整的方式:
pR03.22
pB01.62
TR37.04
TB45
其中,pR03.22
pB1.620调整成为最初模型3.2中的平均轨交、公交建议价格,轨交出行时间TR从45min缩短到37.04min,即可以通过对轨交的提速、修建地铁站、缩短发车间隔时间达到轨交出行时间的缩短。
通过matlab作图,分别得到实际情况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分担情况(图八)和调整后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分担情况(图九)
图八
图九
通过上述举例,我们说明了如何调整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广义费用,来达到政府对其分担率的调整。从图七到图八的变化,我们发现,如果政府要提升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即要使分担线向右移动,也就是增大CBCR的值,例子中就是通过调整轨交与公交的票价和缩短轨交的运行时间来达到增大CBCR的目的。
4. 分析与推广
4.1分析
在孤立公交系统的价格需求博弈模型中,核心思想为将公共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孤立
与其他交通模式之外的独立的整体考虑,研究对象具有对公共交通有固定依赖的人群的特性,因此一定时间内乘坐公交的次数有上下限。有以上这些基础才可以应用此博弈模型及改进。
公共交通占有率的讨论模型中,核心思想为实行扩路来提高运力时,为使一种交通
方式的资源利用效用最大,避免被其他交通方式挤占,需要对于其个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相关比例恒定,当只考虑地面公交和小汽车时,即
地面公交的个人边际成本XB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XC= ⑤ 地面公交的社会边际成本YB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YC
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最优分担率的讨论模型中,核心思想为我们考虑出行费用和出
行时间两个因素,各种公交方式的分担率由不同的广义费用决定,为使各类交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可调整各自广义费用。而这种关系可推广至包括舒适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个因素,具有很强的延展性。
4.2推广
4.2.1孤立的公交系统价格需求博弈模型的推广
在3.1中的孤立的公交系统价格需求博弈模型中,考虑的目标人群可以从对公交系统有稳定需求的人群缩小至其中的一部分人群,如老人小孩,上班族,学生等。
考虑政府对老人和限定高度下的小孩的福利性补贴政策。应用3.1的孤立公交系统
价格需求博弈模型
ZM(1)Z0 P0P
式中,老人和限定高度下的小孩的M值较小,所以当福利性补贴PM
P0P
的值不会有大的波动,即人们一定时间内的出行次数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说明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出行次数不是与P0P有关,而是与MP0P有关,当
M
P0P不变时,出行次数不会受到影响。
考虑政府对上班族的补贴政策。应用3.1的孤立模型,若政府对上班族实行月票形
式的补贴,则上班族的人们每月在乘坐公交车的总费用E:
EZ(P0P)M(1)Z0(P0P) 因为E>=4.88%,说明上班族对乘坐公交有刚性的需求,不会因为补贴的增加,M
乘坐的次数有明显的上升。
4.2.2公共交通占有率讨论模型的推广
在3.2.1的公共交通占有率的讨论中,我们引入了在小排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大排量汽车的个人边际成本=制定导向性政策的一般性思小排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大排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
想,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社会共识量化处理。即引入个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比值的作为测算指标;这种思想可以扩展到一类交通政策制定的考虑问题,如我们希望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如下关系式:
通过对大(小)排量汽车对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折合货币价值的统计数据,得到大(小)排量汽车的社会边际成本之比,根据大排量汽车现有的个人边际成本。从而可以测算出小排量汽车应付的个人边际成本,再进一步通过减税、补贴等相关政策制定调整其实际支付的个人边际成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4.2.3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最优分担率讨论模型的推广
分两方面推广:
推广到多个影响因素
在3.3.1中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讨论模型中,可将影响因素——票价和出行时耗——推广至多个影响居民出行选择交通方式的因素,如舒适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例如,增加居民对公交舒适度的考虑,在考虑舒适度,票价和时间对客流分担率的影响时,仍可利用此模型,只需将广义费用函数中增加对应的影响因素项的货币化表达即可。 如考虑出行时耗,出行费用和舒适度三项因素,建立广义费用函数
DR)3C1UR2 DCB1C0TB2fB0(LB)3C1UB2CR1C0TR2fR0(L
其中,UR,UB——舒适度系数,在0和1之间
C1——舒适度价值比例值,元;
1,2,3——权重系数,通过调查统计可以获得
根据修正后的广义费用函数,与上述3.3中的处理完全一致,可以得到分担率与广义函数费用差的关系
推广到多种公交方式
在3.3.1中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讨论模型中,可将公交工具——地面公交和轨交——推广到三中交通模式: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车。此模型仍有很强的适用性:
PieUi
e
j12Uj,UiwXkk12ik i1,2,3
由广义费用函数取代效用函数可定义三项各自的分担率有:
e(CR)1PR(CB)(CR)(CT)(CBCR)eeee1e(CTCR)
e(CB)1PB(CB)(CR)(CT) eee1e(CRCB)e(CTCB)
e(CT)1PT(CB)(CR)(CT)(CBCT)(CRCT)eeeee1
其中,PB,PR,PT——分别表示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车的客流分担率
显然有:0PB,PR,PT1,PBPRPT1的关系;
CR,CB,CT——分别表示利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车出行的广义费用;
——系数,可以通过实际调查标定。
故由此模型算出的多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更加全面,更加准确。说明此模型有很强的延展性。
5. 总结与评价
本文分别从孤立整体公交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与私家车、公交轨交二元系统三个层面上,就系统内的假设给出了三组基于价值规律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数据给出了模型在上海市的具体数量表达,从定性的角度解释了交通现状的内在原因,指出了政策制定的方向;从定量的角度基于数量关系的分析测算给出了最优政策的数量表达并讨论了政策的相关影响。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涉及交通发展优化方式各主要方向的量化改进方案,讨论了核心建模思想的推广,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在孤立公交系统模型中,我们固定了目标人群并封闭了系统,依据博弈论的相关理论,通过优化问题的求解得到了需求票价关系并初步修正为引入补贴的关系模型。进而在考虑到实际环境的阻滞因素后再次修正模型,通过引入判别指标效用函数结合上海市交通现状数据得到了最优点——即资源最大利用与舒适出行的平衡点,从而以数量化的形式给出了公交系统补贴的参照额度和政策目标,并针对不同收入人群进行了推广。但鉴于实际数据有限,该模型体系中最低出行次数、阻滞增长上限等限制性因素出于经验估计,尽管对模型类型和趋势走向没有绝对影响,对于得到的量化最优补贴点的却有着精度上的影响。因此精确方案的制定还有赖于设计问卷调查等方式提供上述参数的较高置信水平的估计区间。
2)在公共交通系统与私家车模型的讨论中,以新增道路建设不被私家车过分挤占为目标,通过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规律量化成数学表述,我们引入了经济学中关于边际成本的讨论,通过个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对等的数量关系,给出了限制私家车发展政策目标的数值表示,即私家车应承担的个人边际成本,并据此给出了政策制定方案。在对此部分的讨论中,将上述孤立系统中算得的最优补贴票价带入测算,获得了两部分讨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进而保证了政策制定的整体一致性,并沿用此思想对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进行了推广,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前一部分的数据误差。加之此部分的社会边际成本通过路面占有的人均测算属于间接测算,只估算考虑了关于人均路面占有率等有限因素,不能够完整全面的刻画社会边际成本,从而造成私家车限制制定方案中应承担的个人边际成本出现偏差。但总体来说,该测算还是基本给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目标政策数量表达形式,是一个满意的测算方案,给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3)在公交轨交分担率中通过采用广义费用函数推广了Logit模型,确定了分担率随广义函数之差的函数关系式,通过拟合得到确定参数并绘制变化曲线。对公共交通发展导向分析后,给出了在假设的政策目标分担率下对应的广义函数之差,并具体讨论了为达到政策目标,不同的影响因素即票价、车速等应作出的具体数量上的调整。在此过程中,由于将出行时间等非货币因素的对出行意愿的影响货币化,得到了一个综合各类因素的广义函数,从而给出了一个较全面的衡量指标,更贴近出行意愿的真实选择,沿用此思想针对影响人们出行选择的因素以及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进行了推广。但另一方面,由于引入的单位时间货币价值、各部分权重等转化辅助量依赖于主观判读选择,在不同的选择下可能会造成衡量结果的差异,影响了模型在衡量意愿方面标准的统一。但鉴于可以找到的数据有限,此方法是我们在充分
利用可以推断考虑数据的基础上能得到的最接近实际选择过程的测算方法,并给出了政策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于是,我们认为,模型是可接受的。
综合看来,本文的三个层面对应的各组模型均在假设层面上刻画了相关的数量关系,支持了相关政策对量化数据的要求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完成了预期的要求,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同时也应看到,三个模型又都受制于实际数据的缺失和不完善,一定程度上依赖主观的估算和推测,一部分推测并不能找到足够数量的相关直接数据进行检验,从而本文模型及相关测算方法在精确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完善及提高。
6. 参考文献
[1] 郝记秀 黄浩丰 关宏志 严 海 王元庆 城市公共交通定价中的补贴测算方法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3)
[2] 关文斌 城市道路交通出行距离研究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9(175)
[3] 马超群 王玉萍 陈宽民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竞争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7,6(3)
7. 附录
票价标准:
(1)仅乘坐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6公里以内2元,6-16公里3元。
(2)其他情况:6公里以内3元,6-16公里4元,16-26公里5元,26-36公里6元,36-46公里7元,46-56公里8元。
(3)实行一票通后,最远换乘累计里程为50公里,即票价8元封顶。
(4)根据相关规定,无票乘车或遗失车票可按单程最高票价加收票款,并加以5倍以下付款。
程序:
Figure1:
z0=10;
r=0.0488;
M=1750;
p0=3.48;
p=0:0.001:3.47;
z=r*M./(p0-p)+(1-r)*z0;
plot(p,z)
title('独立公交系统博弈模型曲线
','fontsize',16,'color','k','fontangle','italic')
xlabel('政府补贴P')
ylabel('市民出行意愿')
Figure2:
zmax=60;
r=0.01626;
M=1750;
p0=3.48;
C=(zmax/20-1)/exp(-r*M/2.8)
p=0:0.01:3.47;
z=zmax./(1+C*exp(-r*M./(p0-p)));
plot(p,z)
title('独立公交系统博弈模型曲线
','fontsize',16,'color','k','fontangle','italic')
xlabel('政府补贴P')
ylabel('市民出行意愿')
Figure3:
zmax=60;
r=0.0488;
M=1750;
p0=3.48;
C=(zmax/40-1)/exp(-r*M/2.8)
p=0:0.01:3.47;
z=zmax./(1+C*exp(-r*M./(p0-p)));
z=z./p;
plot(p,z)
title('效益函数关系曲线
','fontsize',16,'color','k','fontangle','italic')
xlabel('政府补贴P')
ylabel('效益u')
Figure4:
zmax=60;
r=0.0488;
M=1750;
p0=3.48;
C=(zmax/40-1)/exp(-r*M/2.8)
p=0.5:0.0001:3.48;
d=C*exp(-r*M./(p0-p));
df=1./(p.^2.*(1+d).^2).*(-zmax).*(1+d+p.*(d.*(-r*M)./(p0-p).^2)); z=zmax./(1+C*exp(-r*M./(p0-p)))
z1=0;
plot(p,df,'r',p,z1,'k')
title('u对P的导函数曲线图
','fontsize',16,'color','k','fontangle','italic')
xlabel('政府补贴P')
ylabel('u对P的导函数')
Figure5:
S=1500;
S0=6340.5;
b=0.5;
%a=0.00116*sqrt(S)+0.118*sqrt(S/S0)-0.02439*log(b)
a=0.005;
s=0:0.1:56;
f=a*s.*exp(-a*s.^2/2);
plot(s,f)
title('居民出行距离密度函数
','fontsize',16,'color','k','fontangle','italic')
xlabel('³出行距离s')
ylabel('密度函数')
Figure6:
L=0:1:13;
v1=5*1000/60;
y1=250/v1+5+60/25.*(L-0.250);
y2=250/v1+5+60/35.*(L-0.250);
y3=750/v1+2+60/40.*(L-0.750);
y4=750/v1+2+60/50.*(L-0.750);
plot(L,y1,'r');hold on
hold on
plot(L,y2,'b');
hold on
plot(L,y3,'k');
hold on
plot(L,y4,'g');
legend('地面公交25km/h','地面公交35km/h','轨道交通40km/h','轨道交通50km/h')
title('不同出行距离下的总出行时间曲线图')
xlabel('出行距离(km)')
ylabel('出行时间(min)')
Figure7:
x=-100:0.1:100;
r=0.081;
P1=1./(1+exp(-r.*x));
P2=1./(1+exp(r.*x));
plot(x,P1,'b',x,P2,'r');
legend('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地面公交分担率')
title('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分担率曲线图')
xlabel('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广义费用的差Cb-Cr ')
ylabel('分担率')
Figure8:
x=-100:0.1:100;
y=0:0.0001:1;
%x=5.005;
r=0.081;
P1=1./(1+exp(-r.*x));
P2=1./(1+exp(r.*x));
x1=0;
plot(x,P1,'b',x,P2,'r');
legend('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地面公交的分担率')
title('¹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分担率曲线图')
xlabel('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广义费用的差Cb-Cr')
ylabel('分担率')
hold on
plot(x1,y,'--')
hold on
x2=-5.005;
plot(x2,y,'--')
hold on
分工:建模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集体努力完成了我们的预期设想,每一步骤都有大家的讨论完善,下述分工仅限各自工作侧重方面
张媛 负责建模方案、算法的设计统筹,模型的建立和测算方法的提出,论文的成文; 吕慧洁 负责建模方案的实施步骤,统计数据的整理与优化,模型数值化处理,论文初稿; 谢莉娟 负责上海市实际数据的查找、统计、综合,数据的逐步测算、图形绘制、论文的优 化与格式调整。
文档编号:0000144VI设计长春理工大学(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V...
篇一:快乐的暑假生活作文350字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快要结束了,即将迎来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来自回想这个暑假,我感觉有很多收获,也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我按照暑期计划完成了很多任务。在学习方面,我预习了二年级的数学、语文。数学中背乘法口诀可不简单,刚开始背得很费劲,好在我每天都在坚持,最后熟能生巧,在“快算二十四”的扑克游戏中还战胜了妈妈!学习之余,我读了很多书,比如:《雷锋》、《小猪唏哩呼噜》、《神奇校车》、《三毛流浪记》、《小故事大智慧》、《少年奇才故事》、《少年博览》等等,还有一本让我着迷的《经典科...
关于改革聋校课程设置的思考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李陆军《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关于聋校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
网架施工满堂脚手架方案网架施工满堂脚手架方案一、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主要规范、规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施工组织设计1.4参考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简明施工计算手册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建筑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3.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文明现场”、“样板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饰风格。中国有中国古典式的传统风格,西方有西方古典式的传统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形式与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民族的文脉。装饰风格就是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风格的主要种类分为: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东方风格一般以有中国明清传统...
第十辑『亲情无边』亲情,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和永不会消失的依靠!亲情,像一棵枝叶茂盛、绿意盎然的大树,它的每一个枝节,都饱含着爱的情愫。成功时,有亲情的祝愿;失意时,有亲情的安慰。亲情,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为你遮风挡雨的时候……∮最可珍惜的感情◎卢卡斯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非常哀痛,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急忙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
第三节河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河流和湖泊》一节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在把握课标,分析和处理教材时,我把本节的教学内容概括三个部分:(1)、在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内流区的主要河湖。(2)、内、外流区的划分,内、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3)、外流区内部南方和北方河流的差异。2、教学活动设计:针对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根据本节三部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活动1:在中国河流的空白图上,用彩色笔勾画出我国主要内...
东海岛东海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东部,是古雷州辖地。在今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今属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以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人龙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铸就了“雷州文化”的组成部分。这里是中国“第五大岛”、广东省“第一大岛”。当地民俗、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地区之一,通用语言:雷州话。东海岛,位于湛江市区南部,北濒湛江港。北纬20°54′~21°08′,东经110°09′11″~110°33′22″。面积492平方公里,最长处32公里,最宽...
尊敬的爷爷奶奶、伯伯、叔叔、阿姨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敬爱的爷爷七十岁生日,我们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欢聚一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向各位亲朋好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爷爷的生日宴会。谢谢!(鞠躬)此时,我感到不胜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所有的晚辈向敬爱的爷爷送上最真诚、最温馨的祝福!爷爷,祝您生日快乐!(向爷爷鞠躬)爷爷,是您付出艰辛把我们子子孙孙养育成人,是您用成龙成凤的严爱供养子子孙孙读书成人。你走过风风雨雨七十年,给我们子子孙孙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深刻认识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成功之道。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解放,才能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体会。一、要在解决矛盾中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我们只有在解决矛盾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创新建筑勘察设计工作。目前我院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体制不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院的发展。一是...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习了一些字理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
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北京奥运安保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及xx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开展“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我局工作队员xx同志和xx同志于xx年7月28日下午,及时深入到马散村单位扶贫挂钩联系点,于xx年7月29日上午,县、镇、村工作组召集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召开“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启动会议,这次参加开展“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的工作队员有县档案局2人、县便民中心2人、镇工作组7人、共有11人组成,根据马散村实际,工作组分成两片管理,做到组组有工作组人员驻扎在村小组上,我局工作队员被安...
在县局开展的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以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深入开展。现将参加活动以来个人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小结如下:一、活动开展以来的学习活动情况:学习了:市、县纪委关于利用明察暗访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警示教育;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吴官司正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省纪委第二次全会精...
从今年7月末开始到八月初,我在吉林化工有机合成厂进行实习。实习期间,我在老师、工人们的热心关怀和悉心指导下,主动了解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各个车间的工艺流程以及所作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生产相结合,深入理解。用理论加深对实践的感性认识,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准确性,积极探求化工工艺的本质与规律。实习生活,满含着紧张和新奇,更从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所实习的吉林化工有机合成厂,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龙潭山西麓,风光旖旎的松花江北岸,是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吉化有机合成厂是国家“六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
我从2005年10月起负责城建口工作。两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与分管部门一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两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评议。一、履行职责情况(一)城乡建设工作。自分管城乡建设工作以来,坚持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城乡建设发展现状,努力运用经营城市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重点,借助市场力量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从2006年7月开始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并将其作为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的重要来源。二是...
班委的评价:该同学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学习勤奋,有钻研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知识面较宽;担任班干部期间,对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生活节俭,作风正派。对一般同学:该同学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刻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个性活法,有亲和力。对入党了同学:该同学在本科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
秦始皇-嬴政集权:合纵连横,天下归一。汉高祖-刘邦驭人:帝王之道,审时度势,物尽其用!阵亡:大风起兮云飞扬,只叹今昔要离常成吉思汗-铁木真强掠:出阵!!!宋太祖-赵匡胤释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越王-勾践: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图强:闪(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唐太宗-李世民:控局:天下大事,尽为掌握。明太祖-朱元璋:强运:大运昌隆,无道不公。巾国英雄-花木兰迷离:可恶!易装:安能辨我是雄雌!阵亡:只叹木兰终是女儿身!天狼星-杨延昭天狼: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混世魔王-程咬金:三板斧:吾乃混世魔王...
**融昌担保有限公司岗位职责为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各岗位责任特制订以下岗位职责。总经理一、组织落实公司董事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审批公司每笔业务对公司的每笔业务负总责;二、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组织建立健全公司管理体系;三、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责和部门职能;四、负责综合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贯彻公司工作方针、目标;五、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了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进度,催办、督办公司董事会、办公会、公司领导...
作者:心路驿站心路驿站《唱给红军妈妈的歌》《大爱齐天》 作者:退思斋主有你的草鞋走过,山路也平坦,有你的歌声飘过,野花也鲜艳。有你的双手捧过,泉水更清凌,有你的目光掠过,高天更蔚蓝。有你的指尖抚慰,石崖也温暖,有你的亲口咀嚼,草根也甘甜。有你的乳汁哺育,冰雪更圣洁,有你的鲜血涂染,大地更灿烂。红军妈妈呵,儿女们在呼唤,远去的一颗爱心将红烛点燃。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千万种,这就是大爱齐天,大爱齐天。《我吟我歌》作者:心路驿站你穿过的草鞋啊,故事那么多。你唱过的歌谣啊,永存我心窝。你温暖的...
目录[隐藏]1什么是社会认同原理2社会认同原理的事例3相关条目[编辑]什么是社会认同原理社会认同原理指人们经常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人们乐于参照相似人的行为。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某某时间某某街道,某某受害者正遭受某某强盗的迫害,周围有数百人观看,但是都无动于衷,连一个电话都不肯帮忙拨打…这样的新闻一出来,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现在的人真冷漠”,所有的媒体也会用同一个标题:城市人都变冷漠了吗?没错,我们都认为人们是变冷漠了。然而,有研究却表明:类似此种情况,若是只有一个旁观者...